港口区扎实推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 港 宣
近年来,港口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想理念,以M88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为契机,以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驻军驻警部队战斗力为中心,落实全国双拥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拓宽双拥领域,丰富双拥内容,巩固和促进良好军政军民关系,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
港口区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加强对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双拥工作运行领导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夯实领导机制。继续实行双组长制,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各级各部门和驻军驻警部队也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现有双拥办事机构7个、志愿服务队伍27个,形成了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明确责任主体。坚持党政军“一把手”负总责原则,把双拥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年初,区委、区政府都与6个镇(街道)和40个区直部门签订双拥工作责任状,40个地方单位与10个驻区部队签订共建结对挂钩协议书,以文件形式明确双拥成员单位职责,形成党政军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有关部门协同抓、成员单位具体抓,全区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港口区建立健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党政军联席会议制度、议军制度、双拥共建单位联系挂钩制度、军地双方领导相互走访制度、领导干部过“军事日”制度、检查评比制度等多项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双拥工作始终保持强劲的工作态势。
注重财力投入,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
港口区坚持党管武装的原则,高度重视部队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支持部队建设。3年来,共投入和协调各类双拥共建资金1000多万元,全力为驻区部队排忧解难。全面保障日常经费投入。区双拥办与区武装部实行军地联合办公,每年落实双拥办公经费5万元,办公场所和设备配备齐全。加大国防建设投入,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优先保障驻军驻警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全力保证部队完成战备训练和国防工程任务。拨款200多万元对民兵训练基地进行规范化建设,为海上民兵连配置物资。选择最优质粮油供应驻军驻警,全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训练环境。港口区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帮助挂钩基层连队建成档次较高的图书室和健身房10处,定期选派技术人员和优秀教师,为驻军驻警培养水电工、电脑操作员等军地两用人才260余名。3年来,各共建结对挂钩单位为驻军驻警捐赠了各类图书3万余册,健身器材60件,有效丰富了驻地军警的文化娱乐生活。投入130余万元修缮 “三光企”起义纪念碑,打造光坡镇红色小镇,并对全区59座零散烈士陵墓进行了维修,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打下扎实基础。
主动排忧解难,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
港口区坚持以“服务好现役的,安置好退伍的”为目标,认真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难、生活难和治病难等实际困难。及时发放优待抚恤金,将所有优抚对象纳入保障范围,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对象待遇金,及时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和立功受奖、优秀士兵奖励,并建立优抚补助标准的自然增长机制。3年来,共发放各类抚恤金935万元、义务兵优待金500余万元、自主就业金139万元、大学生入伍一次性鼓励金45万元、随军家属基本生活保障金35万元。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为各类优抚对象安排每年每人300-400元门诊医疗补助,为优抚对象报销医疗费用33万元。全力维护合法权益,成立“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援助中心”“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合议庭”等维权机构,并聘请法律顾问,常年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援助,为优抚对象发放法律援助卡800多张、提供法律援助8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0多人。加大政策安置力度,积极拓宽安置渠道,转业退役士兵和随军家属安置率均达100%。2020年至今,累计接收转业士官4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02名,解决人武部随军家属就业安置1人,为28名退役士官解决了养老保险的转换,筹措资金197万元为110名退役士兵解决了社会保险接续问题。全面落实军人优先待遇,在车站、码头、医院等社会公共设施设有“军人依法优先”牌子,候车(船)室入口处设有军人购票专窗,军人免费进入公园和收费公厕,军车进入收费停车场实行免费停放,军人子女入学入托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港口区先后为185名退役军人进行了免费体检,发放药品约20万元。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落实,较好地解决了部队和军人的后路、后代、后院等“三后”问题,助力了国防建设,稳定了军心,融洽了军政军民关系,为创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进军地联动,进一步深化共促共建
港口区不断加强军地在协调发展中的支持与合作,共有军警民共建点10个,40个地方单位与10个驻区部队结对挂钩,军地军企合作不断深化。加强慰问联谊。每年“八一”“春节”等重要节日,区委、区政府及各成员单位均组成慰问团,对驻军驻警部队和优抚对象进行走访座谈慰问。3年来,共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折合人民币450多万元。加强援军活动,积极做好“情系边海防”工作,对港口区籍的边海防官兵进行登记造册,加强常态化联系,除了春节、“八一”等常规走访慰问之外,还对每名边海防官兵家庭情况进行跟踪,对家庭困难的家庭及时进行帮扶援助,较好地解决了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提高了他们献身部队和国防建设的热情。2020年至今,港口区籍的现役军人共有19人荣立三等功以上,共有49人被部队评为“四有”优秀士兵。加强结对帮扶,区人武部、驻区部队积极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找准自身工作发力点,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0年以来,人武部、驻区部队参与地方文明、卫生城市创建300余人次,组织民兵参加疫情防护等近1000多人次。
提高宣传教育,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
港口区大力营造崇军爱武的氛围,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大型户外广告牌和微博微信等载体,广泛开展双拥宣传。同时,把国防教育与城市品位、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开展国防教育宣传,开展清明节缅怀先烈、庆祝“八一”建军节、军事日等系列活动。港口区发挥红色阵地功能,充分发挥光坡镇红色小镇和革命传统教育主阵地作用,在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点,组织全区性的纪念活动。近3年来,“三光企”革命武装起义纪念碑累计接待机关、企业、学校、党团组织等280个团体,受教育人员超过10万人次。港口区提升拥军工程质量,推出“创业拥军贷”信贷产品,为退役军人、军属解决创业和消费等资金需求。积极推进“崇军联盟”建设,对军人军属及退役军人实行购物优惠。完成全区3345名退役军人家庭光荣牌悬挂工作,做到了不漏一人、不落一户,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